(0802)机械工程

(0802)机械工程

11111111

    专业代码:0802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联系方式:0797-8312152 廖老师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1机械设计基础

    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刘静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复试参考书(二选一):1.《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先逵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七版),杨叔子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加试参考书: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涂晓斌、沈澐、谢世坤、向明,江西高校出版社,2021年.2.《机械原理》(第九版),孙恒、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研究方向:01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 02车辆动力学及控制技术 03增材制造技术 04设备及制造系统状态监测与控制 05矿冶装备及控制技术 06机器人技术 07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 08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制造

          1.硕士点及研究方向简介

    机械工程(0802)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各类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工程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融合并综合应用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对机械结构、机械系统、机械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研制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科研活动需求的产品, 并提出设计和制造新理论,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机械工程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的特性,是发现规律并用以改造世界的强有力工具。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从 1984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涵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矿冶装备及智能化”、“增材制造”、“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设备及制造系统监测与产品质量控制”等研究方向的完整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体系。硕士点依托“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中心”、“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级科研平台。

    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 72 人,其中教授 18人,副教授18人,博导8人,硕导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其中江西省“双千”高层次引进人才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5人。近5年来本硕士点研究生导师承担了数百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产品及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与系统、检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机械装备运行维护理论与技术,并围绕经济建设中起支柱作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在高效矿冶装备及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机器人技术、设备及制造系统监测与产品质量控制、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2. 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导师32人,其中博导8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江西省“双千人才”3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 人;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实力。

    本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导师简介:

    帅词俊: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霍英东教育基金、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近五年第一 /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3篇;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均排1);授权与申报专利52项(35项排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9 项。获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排1)、省部级二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2)。

    潘春荣:男,博士/博导/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Cybernetics-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工程设计学报》等发表论文70 余篇,其中SCI收录20 余篇、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外专利1项,专著1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和省自然科学奖4 项。

     刘惠中:男,博士/教授/博导,江西省千人计划创新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获得者,“清江学者”特聘教授,我国矿冶装备及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项。负责开发的螺旋选矿机、大型高效自动压滤机、浮选过程控制技术等产品与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工业获推广数以万计台套,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在我国矿冶技术的权威研究机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从事矿冶装备、矿物分离及选矿过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产品开发工作二十多年。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及数十项企业横向项目。

    古莹奎: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导,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领域为装备可靠性、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类资助对象。国家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西省、浙江省、广东和安徽省等省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可靠性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场统计学会可靠性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学会可靠性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2部。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5项。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蔡改贫:男,博士/教授/博导,江西省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理事长,江西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项目评议专家。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百千万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第四届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近(净)成形技术研究和物料高效破碎新技术研究及其新装备开发。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点推广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等达9项。与中国铝业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进行科技协作项目达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专利5项。

    刘祚时:男,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小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人技术、车辆动力学及控制技术、智能制造及装备。主持完成40多项纵横向课题,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过江西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2004年以来指导江西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在亚广联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区)晋级全国八强2次、十六强1 次,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cup国际公开赛上冠军3次、亚军4 次及20多项一等奖。  

    赵运财:男,博士/教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6项,主持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和杭州钢铁有限股份公司等大型企业科研协作项目7项。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摩擦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表面工程》等发表论文60 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 收录20 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已授权相关实用新型专利3 项。

      3.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省部及企业委托项目,为企业、行业及地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共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优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横向项目100余项,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约20多亿元,获江西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开发了高效重力分离设备、高效脱水设备、高效粉磨设备、选矿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选矿机器人、人工骨制备技术、稀土分离设备等产品和技术。          

     4.培养条件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博导8人、硕导32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6人,其中省级以上人才5人。拥有“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中心”、“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5年来,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数百项,并获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科研课题来源广泛,科研经费充足。依托科学研究、重点学科建设及“双一流学科”培养,不断更新研究平台和实验装备,为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学院还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南京大峘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钨业集团公司、东莞市人民政府等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条件。

    5.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本学科培养能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能够适应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制造企业的需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本学科主要课程为计算方法、矩阵论、系统建模、制造系统工程、高等机械设计、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摩擦与润滑原理、现代控制工程、机械动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先进制造技术、矿冶装备及智能化等。